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8:31    次浏览
最近一连看了好几个亚洲电影,《釜山行》《从全世界路过的你》《湄公河行动》,说实话,不同类型的电影给人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,他们之间没有可比性,没有办法去评价哪一部更好。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的电影发烧友来说,电影是在讲述故事,而这个故事好不好看,则见仁见智了。每一次走进电影院前,都是带着不同的目的,走出电影院那一霎那,得到的却是不同于初衷的感受。这就是看电影的乐趣。 很多人喜欢看大师级电影,因为够酷炫、够逼格,电影采用的都是高端技术,在视觉呈现效果上,毋庸置疑,大导演拍出来的戏更纯熟,从美学的角度来分析,大电影称得上是艺术精品。 上周五,李安导演新片《比利·林恩的中场战事》在纽约电影节全球首映。这部号称史上最高清的120帧+4k+3D巨作终于用几分钟的抢先版预告揭开了神秘面纱,看着吧,接下来目测欧美地区乃至亚洲地区将会掀起不小的反响。因为这是电影史上第一次采用120帧。不了解电影技术的人可能无法感知这个数字到底有多神奇,多震撼。举个例子,我们平常看的电影通常是24帧的,这是符合人们眼睛的视觉感受的,120帧,足足翻了五倍,这样的清晰度感觉超过了人眼的感知,属于超现实体验。如此大胆的技术运用,不得不说,李安,你够厉害! 光就120帧,这个电影就已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。但是俗话说的好,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,承担的风险也是最大的。按理说,李安这个名字,再加上120帧,还有暮光女krinstin出演,这样的制作,肯定口碑爆棚,但令人意外的是,10月16日tomatometer网上显示,该片新鲜度竟只有17%,6条评论5条竟清一色扔出了烂番茄。豆瓣评分目前是7.7,但评价依然是两极分化。 这样的现象,让我更加好奇,到底是什么样的一部电影呢?120帧电影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体验?网上很多观影者说,太清晰了,演员的身体就像在你眼前,所有的细节都纤毫毕现,非常震撼,看到这里,我不禁反问,难道这就是120帧电影告诉我们的么?在影院这么幽闭的空间,长达110分钟里,观众们欣赏到的全都是画面的细节,甚至脸上一根汗毛的抽动都看得一清二楚,想想都觉得不舒服不自在,毕竟我们是习惯了24帧电影的观众,在这种超现实、超清晰的刺激下,我们感受到的是来自电影世界的侵略感,我们不是在看电影,而是在亲眼见证事实。这让人不禁想到“恐怖谷理论”:虚拟角色与人越像,越能引发观者的恐惧。当人们难以分辩虚拟现实时,感觉到的不是沉浸,不是享受,而是一种毛骨悚然的恐惧。 也许你会问,我一个没有看过电影,也不是专业人士的普通观众,凭什么这么说。没错,正因为我是一个观众,是一个电影爱好者,所以我一直认为,电影最重要的是叙事,是情感的表达,任何华丽高超的技术只是表达情感的依托,技术从来不是噱头,而是基于内心表达所选择的最佳表现方式。众所周知,李安自从《少年派》之后,开始转向电影技术的研究,我突然间很怀念他早期的作品,比如《卧虎藏龙》、《断背山》,比如《色戒》,虽然都引起了不小的争议,但是它表达的情感是丰满的,那时候3D技术还没有很普及,甚至隐约可以看到拍摄技术上的一些瑕疵,但这都无所谓,因为观众已经从电影里获取到情感的共鸣,这就够了。但《比利·林恩》是否如此,我不知道,如果它只是一个高科技技术的艺术品,那么只可鉴赏,不可玩也。我真诚的希望,此片不是一个纯熟玩弄技术的电影,希望它是有技术、也有情感的,毕竟,电影是很私人的事情,能让我感动,本身就足够了。 不管怎样,作为一个没看过这个电影的人来说,我无权评价,但李安作为一位拿过小金人的大师级导演,这么多年来,还在不断探索电影技术,此次能大胆尝试120帧每秒的制作方式,试问,这么有胆识有魄力的导演,他的作品怎能不受万众期待呢?120帧到底是什么感觉,它完美的技术能否承载丰富的情感,为了解开自己心中的疑虑,我决定11月11日,一定要走进电影院看这个电影《比利·林恩的中场战事》,电影规格如此之高,内地目前只有两家影院可支持120帧版本的播放,一家在上海,一家在北京。而普通版的也将在国内各大院线上映。看来,想要在深圳看到最完美的比利·林恩还不是那么简单呢!领导说了!您点一个,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!编审 | 张丹 主管 | 白帆 责编 | 郑俊欣编辑 | 姚畅 钟爱星有志者,跟我来!AMAZING 2016 微信号:SZTV2004